中钢协:加快解决铁矿石相关问题

中国冶金报报道,中钢协副会长骆铁军表示,今年初以来,在主要钢铁生产原料中,铁矿石价格出现大幅上涨,其他原料产品价格均呈现下跌态势。8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我国7月份宏观经济数据,在谈到大宗商品的进口时这样描述,铁矿石进口量价齐升,原油、煤、天然气、大豆等商品进口量增价跌。这反映出我国铁矿石进口与大宗商品的反差。以锰矿为例,我国锰矿对外依存度高于铁矿石,主要依赖全球4-5家巨头进行供应。锰矿的主要生产国(南非和巴西)疫情严重,但锰矿价格比年初下跌6%。而铁矿石方面,尤其是4月底以来,在其他钢铁原料价格下跌或上涨有限的情况下,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近50%7月初以来,铁矿石供需和基本面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但价格从100美元/吨上涨至120美元/吨以上,反映出明显的不合理性与过度炒作。这就需要多方综合发力,尽快改善。在促进铁矿石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方面,钢协积极反映钢铁企业诉求,加强与有关部门和国外矿山企业的沟通。

在交易方面,加强与大商所和上期所的沟通合作,提高铁矿石、螺纹钢期货交割便利性和合约连续性,注重螺纹钢期货和铁矿石期货相关性的研究,从制度上遏制过度炒作。为此,近期,钢协多次与大连商品交易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进行交流和沟通,组织征求和听取了部分企业的意见和建议,相关工作正在加速推进之中。自2009合约开始实施按品种交割;814日,又公布新增两个交割品种,将交割品种扩大到13个。

从物流方面,加快解决铁矿石到港后卸船难问题。近期,受天气、疫情防控和集中到港等因素影响,铁矿石船舶在港数量持续增加,造成部分铁矿石滞留、不能进入市场流通的情况。为此,钢协多次向有关部门进行反映和报告。据了解,相关部门目前也已注意到这些问题,并采取措施着手解决。

从供给平衡方面,钢协与四大矿山持续保持密切沟通,从最新的反馈情况来看,疫情对铁矿石总体生产影响非常小。上半年,四大矿山总体发货量同比增加,我国1-7月份铁矿石进口增长11.8%可作为佐证。虽然出现了品种方面的新情况,也可通过钢铁企业的自身调节逐步解决。下半年,进口铁矿石将继续保持平稳生产和发货。其中,前段时间大家关注的淡水河谷全年目标保持在3.1亿吨-3.3亿吨不变,将从今年第一、第二季度的6000万吨和6700万吨提高到每季1亿吨左右。其他三大矿山的产量和发货量目标均没有变化,基本保持年初确定的目标。同时,铁矿石价格持续处于高位,也将促进非主流矿和国产矿的供给进一步增加。今年第二季度,国内矿原矿产量同比增幅明显扩大。上半年,原矿产量同比增加4.5%。铁矿石需求方面,尽管我国钢铁生产保持高位并有所增长,但海外的钢铁生产,尤其是日韩欧等海运铁矿石需求大户的钢铁生产,目前仍看不到实质转好的迹象。下半年,海外的生铁产量预计将同比减少10%左右。总体来看,下半年世界铁矿石供需情况将明显好于上半年。

从完善定价机制方面,中钢协呼吁,大型钢铁企业应更多地发挥主导作用。钢铁企业一致认为普氏指数等指数偏离其方法论,已与现货成交样本大幅脱钩,高度依赖于期货和掉期。希望大型钢铁企业在维护行业共同利益上,要认准方向,主动作为,加强与指数机构的沟通。在参与铁矿石期货方面要发挥“稳定器”作用,而不是助炒跟风。期望国外矿山企业提高现货交易量,真正做到矿山与钢铁企业共同认同的价格形成机制正常运行,并根据新情况共同研究新的定价机制,比如河钢在北铁中心的铁矿石超市、五矿发展的曹妃甸现货成交平台等,都是在尝试用实际成交形成定价,这可能将是今后的方向。

市场解读:8月以来铁矿石价格“跳涨”,主要受三方面因素推动。一是近期下游钢厂高炉开工率持续回升,铁矿石需求持续稳定增加,推升现货价格;二是铁矿石期货表现强势,场内看多情绪浓厚,支撑现货价格上涨;三是铁矿石港口库存出现下降态势,亦利多铁矿石现货价格。考虑到下半年继续增加的基建投资,以及夏季洪涝灾害过后带来新的增长点,预计下半年钢需仍会保持强韧,粗钢产量仍有增长预期,或将刺激铁矿石需求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