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出席第23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
中国政府网报道,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1月12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出席第23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
李克强表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各国发展和交往带来严重影响。无论是抗击疫情,还是恢复经济,都要走开放合作之路。当前疫情仍在全球肆虐,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令人鼓舞的是,东亚地区疫情防控形势总体趋稳向好,中国—东盟贸易投资逆势增长,东盟已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将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坚持扩大内需的同时,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这将有利于中国和东盟两大市场更好对接,助力区域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
李克强强调,中国始终视东盟为周边外交优先方向,坚定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坚定支持东盟加强在区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中方愿同东盟一道巩固睦邻友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推动双方各领域合作取得更多务实成果,努力促进各自发展和地区经济整体复苏,共同维护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为此,中方提出以下建议:一是携手战胜疫情,提升公共卫生合作。二是聚焦经贸合作,促进地区经济复苏。三是打造数字经济亮点,培育合作新增长点。四是推进可持续发展,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李克强指出,当前南海局势总体稳定,这得益于中国与东盟努力深化合作,积极管控分歧,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稳步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作为《宣言》升级版,“准则”将更富实质内容、更有效力、更具可操作性。中方致力于早日达成“准则”的态度始终如一,决心坚定不移。中方呼吁各方以灵活务实的方式加快磋商进程,积极考虑在疫情条件允许后,尽早在华举办面对面磋商,推进“准则”“二读”,向国际社会表明我们有智慧、有能力管控好南海局势、维护好南海的和平稳定。
会议发表了《落实中国—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的行动计划(2021-2025)》和《中国—东盟关于建立数字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的倡议》,宣布2021年为中国—东盟可持续发展合作年。
市场解读:进一步落实东盟—中国自贸协定及其议定书,不断推动东盟—中国伙伴关系发展,有利于,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推进人文交流、数字经济、减贫、粮食安全、气候变化、蓝色经济、网络安全等各领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