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产能吃紧,中国家电企业开启“自力更生”之路
芯片产能吃紧从去年开始就是制造业绕不开的话题。近日,小米董事长雷军在接受央视采访时透露,目前全球无论什么芯片都缺,缺货时间可能会持续两年。为应对“缺芯”带来的影响,中国家电企业纷纷布局芯片领域,开启“自力更生”之路。
据公开数据显示,国内家电行业芯片市场约500亿元,本土化配套率仅5%。目前中国家电产品中大部分的芯片仍主要依赖进口。如,国产空调的MCU主控芯片,超过七成来自于瑞萨电子、英飞凌、TI(德州仪器)、东芝、NXP(恩智浦)等外资品牌。
此前,科技部部长王志刚提出,将主要聚焦集成电路、软件、高端芯片、新一代半导体技术等领域的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基础研究,利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给予支持。工信部也表示,中国政府将对芯片产业在国家层面上给予大力扶持。
最近,国内晶圆代工大厂中芯国际已通过邮件告知其客户,将于4月1日起全面上调晶圆代工报价,已上线的订单会维持原价格,但已下单而未上线的订单,不论下单时间和付款比例,都将按新价格执行。而这似乎也是中芯国际自去年以来首次上调晶圆代工报价。
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全球晶圆产能就开始非常吃紧,台积电、联电、格芯、世界先进、力积电等晶圆代工厂都上调了晶圆代工报价,今年一季度,联电、世界先进、DB HiTek等多家晶圆代工厂
已针对8吋晶圆代工急单与新增投片订单报价上调了10%-20%。随后,格芯和世界先进等晶圆代工厂也将8英寸晶圆代工报价提高了约10%-15%。随后,联电、世界先进、力积电、DB HiTek还宣布上调了今年的晶圆代工报价。而业内的信息显示,众多的晶圆代工厂都计划在今年二季度开始再度涨价。
消息显示,力积电去年以来晶圆代工价格已调涨30~40%,预计今年二季度还将上涨10~20%。近日,市场也传出台积电将12吋晶圆将从今年4月开始调涨价格,每片约涨400美元,且将逐季调涨。
相比台系及国外晶圆代工厂不断提价,国内的晶圆代工厂中芯国际似乎并未大幅涨价。
市场解读:芯片产业国产化,还面临着诸多困难。虽然国产化与国际水平还存在着一定差距,但至少这就是一个好的开端,意味着我国制造业未来将不再受制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