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纲:央行将更好地动员资金支持低碳转型
04月 21 日 宏观政策
新华财经报道,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4月20日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金融支持碳中和”圆桌会议时表示,人民银行联合相关部门不断完善绿色金融顶层设计。他透露,未来央行将创设碳减排支持工具,激励金融机构为碳减排提供资金支持。他还说,正研究在对金融机构的压力测试中,系统性地考虑气候变化因素,也正在研究对金融机构开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业绩评价体系。
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表示,建设碳市场的一项主要考虑因素是如何引导投资助力减排目标。周小川称,碳交易要能产生足够激励,碳价格应相对比较稳定,能够对长期投资科技创新起到引导作用。他强调,要考虑碳达峰、碳中和过渡性的减排经济活动能否得到补偿,能否在交易中得到激励。此外,周小川表示:“多排放的人要购买碳配额,碳配额的收费应该100%用于减排的经济活动。”
对于绿色金融向中小企业延伸的问题,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主任马骏表示,当下最大的困难是小微企业还没有绿色的界定标准,因此大量小微企业无法享受各种绿色金融的优惠。未来应对衡量小微企业“绿”或“不绿”有一套明确的标准。提及绿色产业引来大量投资是否会造成浪费的问题,马骏认为,在某些领域中可能会出现浪费,但关键在于引导方式。如果用行政性手段引导,可能会出现一窝蜂扎堆的现象,导致产能过剩,而市场机制往往可以更有效避免短期内过度投资的风险。即使政府要进行引导,也要通过市场化机制来引导。比如通过碳市场、碳税,通过绿色金融的贴息、担保、再贷款、风险权重调整等,调节企业投资成本,通过成本变化影响预期收益率。
市场解读:央行已将绿色债券和绿色信贷纳入贷款便利的合格抵押品的范围,并且将创立支持碳减排的工具,激励金融机构为碳减排提供更多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