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门定调明年煤炭保供,中长协制度迎变
12月 06 日 行业动态
12月5日,2022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落下帷幕。在这个一年一度的国家级大会上,多部门定调后续尤其是明年煤炭保供,被誉为市场“稳定器”“压舱石”的中长期合同制度将迎重大变化。
据了解,交易会上公布了《2022年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该文件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起草,提出明年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范围扩大,供应方原则上覆盖所有核定产能30万吨/年及以上的煤炭生产企业,需求方则首次实现发电供热用煤全覆盖。“基准价+浮动价”的定价机制不变,但实行月度定价,基准价出现2017年以来首次调整,并明确给出550元/吨至850元/吨的浮动范围。业内人士认为,这背后的调控思路是以稳为主,着力增强保供稳供的能力。
今年以来,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我国煤炭供需形势总体偏紧,产运需多方齐力保供稳价。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司长鲁俊岭在交易会上介绍说,今年10月以来,全国原煤产量由降转升。1至10月铁路煤炭运量达到20.9亿吨,同比增长8.5%。11月30日,全国统调电厂存煤已经回升到1.56亿吨,比9月底增加了7800万吨,已超去年同期水平。
港口现货价、主产地坑口价以及期货价格也快速回落。数据显示,12月3日,动力煤主力合约报收848元/吨,较10月19日高点1982元下跌57%;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现货平仓价和晋陕蒙主产区煤矿坑口价降幅都超过了50%。
市场解读:虽然近期煤炭保供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后期仍面临较大压力和不确定因素。12月以后,全国北方地区将全面进入迎峰度冬的关键期,冬季用电高峰期、枯水期和供暖期相互叠加,用煤需求将在当前较高的水平上进一步增加。煤炭行业企业要加强生产、运输、供应有机衔接,制定并演练好应急预案,推动供需形势持续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