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中国政府网消息,1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规划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全域(面积35.8万平方公里)。规划纲要是指导长三角地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体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制定相关规划和政策的依据。规划期至2025年,展望到2035年。

《纲要》对长三角区域提出的战略定位包括: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全国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引领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以及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

对于发展目标,《纲要》提出,到2025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跨界区域、城市乡村等区域板块一体化发展达到较高水平,在科创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基本实现一体化发展,全面建立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同时,《纲要》提出到202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以上、5G网络覆盖率达到80%等多项细分领域目标。

纲要指出,加强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卫星导航等新技术研发应用,支持龙头企业联合科研机构建立长三角人工智能等新型研发平台,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开展新一代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和创新发展,打造全国重要的创新型经济发展高地。率先开展智能汽车测试,实现自动驾驶汽车产业化应用。

市场解读: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印发,量子通讯领域的利好超过预期。由于长三角地区的市场优势及产业集群优势的同时存在,在《纲要》中明确指出了汽车产业对于一体化方面的作用,相当于在长三角地区打开了一片试验田,将促进并推动自动驾驶,尤其是高级别自动驾驶及智慧物流方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