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8554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111亿元
央行数据显示,经过初步统计,2020年前两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5.9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717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4.21万亿元,同比少增1183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765亿元,同比多增527亿元;委托贷款减少382亿元,同比少减826亿元;信托贷款减少109亿元,同比多减417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2558亿元,同比多减3241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7747亿元,同比多2043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9437亿元,同比多3391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1058亿元,同比多650亿元。
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8554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111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7202亿元,同比少增439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252亿元,同比多增357亿元;委托贷款减少356亿元,同比少减152亿元;信托贷款减少540亿元,同比多减503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3961亿元,同比多减858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3860亿元,同比多2985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1824亿元,同比少2523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449亿元,同比多330亿元。
2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57.18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55.78万亿元,同比增长12.1%;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 2.2万亿元,同比增长1.3%;委托贷款余额为11.41万亿元,同比下降6.9%;信托贷款余额为7.43万亿元,同比下降5%;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3.08万亿元,同比下降20.6%;企业债券余额为24.27万亿元,同比增长14.5%;政府债券余额为38.67万亿元,同比增长15.1%;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7.46万亿元,同比增长5.9%。
从结构看,2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0.6%,同比高0.8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占比0.9%,与上年同期持平;委托贷款余额占比4.4%,同比低0.9个百分点;信托贷款余额占比2.9%,同比低0.5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占比1.2%,同比低0.5个百分点;企业债券余额占比9.4%,同比高0.3个百分点;政府债券余额占比15%,同比高0.5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占比2.9%,同比低0.1个百分点。
市场解读: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等非标业务依然被严控,但直接融资比例却明显上升。在疫情期间,一行两会等金融监管机构都系统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发行效率,通过债券和股票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同时,较低利率疫情防控债的发放,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也为后续的复产复工提供了资金筹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