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委:把支持实体经济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每日经济新闻报道,4月15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第二十六次会议指出,当前国际上金融市场震荡回稳,经济走势受疫情冲击十分明显。目前外部风险大于内部风险,宏观风险大于微观风险,在这样的形势下,关键在于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从总量和结构同时入手,在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把支持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此前,央行在2020年工作会议上明确今年工作重点时,就提到了加强逆周期调节。会议表示,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加强逆周期调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货币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同经济发展相适应。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传导机制。继续推动银行通过发行永续债等途径多渠道补充资本。坚持发挥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2020年开年以来,央行针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货币政策突出逆周期调节,三次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最近一次在43日,央行决定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于415日和515日分两次实施到位,每次下调0.5个百分点,共释放长期资金约4000亿元。同时,自47日起将金融机构在央行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从0.72%下调至0.35%

此外,16日,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释放长期资金8000多亿元。316日,央行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对达到考核标准的银行定向降准0.51个百分点;在此之外,对符合条件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再额外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支持发放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以上定向降准共释放长期资金5500亿元。

近期同样有加大逆周期调节的信号释放。415日,央行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1000亿元,利率为2.95%,较此前3.15%的水平下调20个基点。值得一提的是,330日,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央行开展了500亿元的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调了20个基点,降至2.2%

市场解读:MLF利率下调幅度与逆回购利率相同,一方面显示政策利率体系联动调整,有利于维护利率走廊有序运行。更为重要的是,尽管当前国内疫情进入稳定控制状态,但海外疫情自3月开始急剧升温,IMF预测今年全球经济有可能出现较大幅度的负增长。这代表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外需将面临严峻挑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